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 365在线课堂古筝教学 > 新闻动态 >
在中国,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可谓家喻户晓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时期,他被中国民众视为背叛斯大林的修正主义头子,民间甚至给他起了赫秃驴的绰号。即便在今天,人们对他的评价依然以负面为主。
虽然历史学家承认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取得过一些政绩,但更广为人知的是他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行为: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美苏核危机,让世界一度濒临毁灭的边缘;在联合国大会上失态地用皮鞋敲桌子;访问美国时执意要见性感女星玛丽莲·梦露,成为国际笑谈。
1964年10月,赫鲁晓夫遭遇政治生涯的滑铁卢。他的亲密战友勃列日涅夫发动宫廷政变,将他赶下权力宝座。这似乎是对他当年通过非常手段上台的报应。下台后,赫鲁晓夫立即被逐出列宁山的豪华官邸,所有政治光环瞬间消失。
搬入普通住宅后,这位前领导人常常喃喃自语:我的时代结束了...我的时代结束了,用这种方式自我安慰。经过半年的心理调适,他才逐渐适应退休生活。但每天起床后,他仍保持着阅读报纸的习惯,边看边发泄不满。散步时,他总戴着半导体收音机,专门收听西方电台的俄语广播,分析国际局势。
展开剩余69%在亲友的鼓励下,闲居的赫鲁晓夫决定撰写回忆录。这能让他一吐胸中块垒,也能带来经济收益,更重要的是为历史留下自己的政治见解。当时已年过古稀的他体力不支,无法长时间伏案写作。1966年8月,他让儿子找来丘吉尔和戴高乐的回忆录作为参考,决定采用口述录音的方式完成这部作品。
作为执掌苏联政权十年的前领导人,赫鲁晓夫掌握着大量政治内幕。勃列日涅夫得知他在写回忆录后十分担忧,立即下令禁止,并派克格勃加强监视。但倔强的赫鲁晓夫偏要对着干,起初在户外录音躲避窃听,后来干脆在室内直接口述。
1967年夏,美国媒体想为他拍摄传记片遭苏联当局拒绝,这让他彻底认清了现实。同年冬天,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任帕尔什亲自警告他停止写作。赫鲁晓夫愤怒反驳:连我家厕所都装了窃听器!你们用人民的钱就为了听我放屁吗?这番话让帕尔什哑口无言。
1968年4月,赫鲁晓夫被传唤到中央委员会,被要求交出回忆录手稿。他当场发飙拒绝。回家后他意识到,在克格勃监视下保存回忆录几乎不可能,唯一的出路是寻求国外出版。经过秘密运作,1968年底他与西方出版商达成协议,并删减了敏感内容。在克格勃没收资料前,家人已将副本秘密送出境外。
1970年秋,回忆录第一卷在西方出版,引发轩然大波。赫鲁晓夫被迫签署声明称回忆录是伪造的。不久他因冠心病住院,出院后仍坚持完成最后部分。1971年1月,看到英文版回忆录时,他露出了狡黠的笑容。同年9月,他在采蘑菇时突发疾病,次日与世长辞,享年77岁。
勃列日涅夫当局封锁回忆录十余年,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时期,苏联民众才在《星火》杂志上看到部分内容。1999年,由赫鲁晓夫之子谢尔盖整理的四卷本回忆录在俄罗斯正式出版,成为研究苏联历史的重要文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
下一篇:没有了
